关闭广告

问界M7直逼榜首,轮到智能电车狂欢了么?

线外邦8970人阅读

作者 | 极速涡牛

问界M7参数图片)火了!自去年9月上市以来,其累计交付已超过10万辆,今年1月更是拿下新能源SUV销量第一,当月销量暴涨至3万辆。在它的带领下,问界已连续两个月力压理想,成为新势力的榜一大哥。



问界M7的走红,华为ADS2.0无疑是最大的助推器,这一点同样适用于刚开始交付的问界M9,上市62天5万个“大定”毫不掩饰的炫耀着。



有问界打样,华为的“朋友圈”急速膨胀,传统车企中除了比亚迪、吉利、上汽不愿交出“灵魂”,其它几大集团车企全上了华为这艘大船,每一家都想抢占智能电车这条赛道。

“下半场竞争智能”的预言,似乎正在变为现实。

国内智能电车急速升温,西半球的苹果却宣布停止进行了长达十年之久的造车计划,为L4投入的数十亿美金直接打了水漂。强如苹果这样的巨无霸选择退出AI电车赛道,或许是一个值得警惕的信号。

“过热”的智能汽车

苹果之所以停止造车,对外宣称“聚焦AI赛道”,内在主因其实是自动驾驶研发迟迟不能取得突破,迫使整车发布节点不得不从原计划的2026年延迟到2028年,且同时将自动驾驶技术从L4级降到L2+级。



苹果之劫,奥迪也经历过,早在2017年,奥迪第四代A8L推出的时候,就支持L3级自动驾驶,但该功能直到2020年都没能开放,因为当时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市场对L3及以上自动驾驶技术在法律层面予以确认,奥迪不得已放弃这一技术,转向更现实的L2+和遥遥无期的L4的研发。

L2+是智能汽车拿到的最佳入场券,不只因为L2+在技术上更容易实现,最重要的是,L2+的责任主体是驾驶员,成功规避了车企的法律风险。这方面,特斯拉最有发言权,因自动驾驶引发的事故,在美国本土面临多部门调查,到现在都没有结束,而在国内,特斯拉也经常因自动驾驶事故与用户撕逼。



从外围看,L3是今年的大热门,奔驰、宝马、比亚迪、智己以及华为系等都拿到了L3测试牌照,开放自动驾驶的城市也在不断新增,但测试与产业化之间还隔着技术、基建、法律三重障碍,L3普及属于社会工程,值得期待但过程稍显漫长。再则,L3也只是过渡产物,自动驾驶的尽头是L4及以上级别的全自动驾驶,且不说技术能否实现,至少可以确定实现L4是一个更烧钱且更漫长的周期。最敏感的资本市场已有反应,公开资料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国内自动驾驶项目融资总额为68亿元,2021年这个数字为575 亿元。热钱都流向了哪里呢?就是苹果所说的AI赛道,OpenAI“吸金兽”Sora宣布计划融资7万亿美元,震惊全球。

自动驾驶在资本市场急速降温,但国内车企追逐智能汽车的狂热却与日俱增。究其原因很简单,在新势力1.0版和华为2.0版的培训下,智能尤其是高阶智驾已成为电动车的“点金石”,问界便是最成功的样本。而比亚迪王传福就贡献了一个名场面,一年前,他炮轰无人驾驶“都是扯淡,弄个虚头巴脑的东西,那都是忽悠,是皇帝的新衣”,一年后,他“叛变”了,宣布投入1000亿砸在以智能驾驶为重的智能研发上。智能汽车如今卷到什么程度?城市领航还在公测,还有半年、一年才能落地,或者仅落地几个城市,车企都会迫不及待地提前抢流量。像余承东这种引流高手,操作更离谱,宁愿“被罚”禁用也要替华为智驾刷一波流量。

“早产”的智能汽车

“过热”也带来了一个新现象,那就是智能汽车的迭代速度如今堪比手机。

过去,传统燃油车基本都是3年中期改款,5-7年换代,这一代产品上市之后,才启动下一代车型的研发,整个新车开发周期大多在48-60个月。

随着新能源的不断渗透,整个汽车行业的节奏都开始加快。去年,大众决定将原有的54个月新车开发周期压缩到36个月,以跟上中国竞争对手的步伐。以此为标准,大众2022年12月完成第一张草图的ID.2,就是计划在2025年上市,周期恰好36个月。只是,大众没想到,有中国对手已经再次提速了。



“很多车型从立项到上市只有18个月,甚至非常激进的厂商14个月、12个月就完成了新车的上市,这是现在行业里确定发生的事。”百度智能驾驶总经理苏坦对车圈的严重内卷深感意外。

12个月,就是一款手机的上新节奏。但手机跟车比起来,无论零部件数量还是复杂程度,显然都不在一个层级,何况汽车事关生命安全。

一辆车的完整开发周期,包含架构阶段、战略开发、概念开发、设计开发、生产导入到上市准备等多个环节。其中,设计开发阶段无疑是核心环节,从产品图纸的设计到产品制造的实现,耗时一般在18个月到22个月。在此阶段,样车试制、室内试验和路试等环节又是重中之重,不是想省就能省的,比如三高(高温高湿高寒)耐久、24向耐久、恶劣路段综合耐久、碰撞试验等等。



电动车即便没有了发动机、变速箱这样的传统核心部件,但要想把一辆新车的开发周期压缩到十几个月,跟变魔术也没什么太大的区别。至于车企是如何做到的,除了强行压缩各个阶段的固有周期,用电脑仿真试验替代部分真车实测、在生产导入还没开始就提前开始预售等,都不算啥秘密。速度是快了,只是隔一段时间就会上热搜头条。类似某“500万以内最好的SUV”试驾时空气悬架断裂、某高端电动车测试自动泊车时坠楼之类的新闻,在以前是不大可能出现的。

最后说说

自动驾驶步子迈的过大,加上越来越“早产”,智能汽车在狂欢之前,要解决的问题其实还不少。比如,智能汽车的OTA也是一把双刃剑,这种类似于Windows系统打补丁的做法,有时也让人不那么踏实——谁知道这些补丁是不是都那么友好,此前小鹏、埃安等借OTA锁电造成续航缩水,推及驾驶安全层面,谁又知道厂家事先有没有通过大量的实车试验来完成验证。

君不见,不少智能汽车连AEB这样的出厂基础功能都被曝出时灵时不灵,何况后期OTA推送的新功能呢?

如今,有的新车在一年时间里,给用户推送的OTA升级次数,多达两位数。这的确体现了智能汽车迭代快捷的优势,但随之而来的,是用户在替厂家完成某些新功能的广泛路试和数据收集。

版权声明:图文为线外邦独家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线外邦删)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自己责任及连带责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徐璐何超莲张天爱并排而坐,造型太美

小小一米月儿 浏览 13135

号称抑制新冠病毒能力靠前的千金藤素,疗效是否被夸大

第一财经资讯 浏览 14822

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技司原司长张虹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浏览 12402

沃尔沃绿牌“西装暴徒”,4.9秒加速的全时四驱,何必盯着奔驰宝马

趣看热点 浏览 28757

C罗当选世纪最佳球员,皇马被评为世纪最佳俱乐部

趣看热点 浏览 19333

天问一号传回首张火星图,即将进入预定环火星轨道

趣看热点 浏览 46175

广汽“奇葩”,埃安凶猛

虎嗅APP 浏览 11461

超级稻实现里程碑式突破!杂交水稻或将增产15%以上

新京报 浏览 10806

华为运动健康军团开启新研究:血糖、肺功能及高原健康

网易科技报道 浏览 13116

演员转型当导演,我只服5个人,王宝强还差点火候

不八卦会死星人 浏览 14255

上周国务院两次任免国家工作人员 两部委迎最年轻副部

上观新闻 浏览 63372

美紧盯“中俄舰队在阿拉斯加附近巡航”派舰跟踪

环球网资讯 浏览 10826

Rivian R3亮相 提供三电机版套壳R2 售价低于4.5万美元

智车情报局 浏览 9106

贝克汉姆夫妇为女儿庆生,12岁小七身高逼母亲

叶公子 浏览 13368

亚阿冲突歼敌画面曝光,已上升为大规模现代战争

趣看热点 浏览 19015

导演称《狂飙》番外有在商榷 想做"时代三部曲"

网易娱乐 浏览 13649

真累了!勒布朗将缺席背靠背战国王 赛季首次轮休

网易体育 浏览 19527

吴千语程晓玥聚会,手捧孕肚感情好,程晓玥孕味足

娱乐大混杂 浏览 14101

三生三世枕上书:与墨渊相比,为什么东华帝君更惹人爱?

趣看热点 浏览 46633

小S15岁二女儿晒美国度假照 自称沙滩女孩秀长腿

娱絮 浏览 12587

日本外务大臣:将探讨邀请泽连斯基出席G7广岛峰会

界面新闻 浏览 12911
本站所有信息收集于互联网,如本站收集信息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20-2022,版权所有 qukanredian.com
沪ICP备20002587号-1